9月28日,京能集团2021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拉开序幕。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姜帆出席开班式并为全体学员讲授第一课。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开班式。集团党委副书记孟文涛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,集团党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范红就培训班整体安排作说明。
9月17日,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到门头沟区“一线四矿”及周边区域,围绕“践行‘两山’理论,促进京西绿色转型发展”开展专题调研。十三届全国人大北京代表团副团长刘伟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参加。京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姜帆,门头沟区委书记张力兵等领导及有关同志陪同调研。
2021年9月16日,京能集团与十堰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本着“立足长远、 优势互补、互惠互利、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”的原则,在清洁能源、产业发展、供热资源整合、节能环保、文旅康养、地产置业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。
北京热力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集中供热企业,具有六十年的光荣供热历史。北京热力集供热生产运营、供热规划设计、供热工程建设、供热技术研发、供热设备制造于一体,拥有全国最大的热力管网,有供热运营企业10家、为供热运营提供保障的企业有7家,截至2017年底供热用户150万户,一级供热管线1494公里,热力站3928座,供热板块供热面积超过3.3亿平方米,占首都核心区供热面积的80%以上。供热区域范围涵盖东城、西城、朝阳、海淀、丰台、石景山、门头沟、通州、昌平、房山、河北燕郊、三河、廊坊等地区。北京热力担负着北京市市民和中央党政军机关及各国驻华使馆、北京市党政机关、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供热保障职责。2017年以来,北京热力深耕首都供热市场,开疆扩势,启动了城市副中心供热管网建设,首次承担了涿州-房山超远距离供热管线施工,实现了当年开工、当年竣工、当年供热运营的目标,为首都环保超低排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清洁能源(股票代码00579.HK)以AAA级企业为载体,整合清洁能源发电业务,2012-2017年,主导或参与投资建设了北京四大热电中心、昌平未来科技城和海淀北部新区区域能源中心。在深耕京津冀地区的同时,积极向内蒙古、山西、宁夏、四川、云南等地谋篇布局,投资建设风电、光伏发电、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,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利润增长极。截至2017年底清洁能源板块运营装机容量达850万千瓦,其中,送往北京电网的运营装机容量达475万千瓦,占北京市平均用电负荷的百分之九十以上。
集团发电装机容量列地方能源投资企业前3位,机组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以北京市为中心,在内蒙、山西、河北等地投资建设一批高效环保发电机组,运营和在建项目装机容量超过2600万千瓦,送往京津唐电网的装机容量达1200万千瓦,成为首都能源供应的主力军。京能电力(股票代码600578.SH)以AAA级企业为载体,坚持清洁高效、绿色发展,实现了超低排放。整合集团内燃煤发电业务,解决了煤电同业竞争的问题,提升了京能电力的经营绩效,截至2017年底煤电板块运营装机容量为1171万千瓦,送往京津唐电网的装机容量达401万千瓦。
文旅板块是承接集团转型发展的主要载体,打通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,发挥板块整体效应。目前,集团星级酒店、餐饮服务、休闲旅游、文化创意、商业综合体初具规模,有一定发展基础,紧抓文化中心建设和冬奥会机遇,积极开展工业遗址文化保护和利用,加快京西煤矿、石热老厂转型发展步伐。围绕首都文化中心,依托腾退闲置厂矿企业,选择矿区周边村镇就业居住人口密集、工业遗迹保护条件好、供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的区域,发展适合首都“四个中心”功能定位的文化、旅游、体育、休闲度假等转型产业。打造“文化养老产业、保障房建设”以及“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、创业创新为特色、修旧改造为基础”的文化生态涵养圈和京西浅山都市新生带。
京煤集团历史沿革可追溯到1948年成立的门头沟煤矿委员会,矿井主要分布在北京京西地区,是我市唯一一家国有煤炭生产供应企业,是有着历史悠久的工业企业。2010年,昊华能源(股票代码601101.SH)依托煤炭板块成功上市,于2017年整合集团煤化、油气业务,完善上下游产业链,煤炭产能超过1050万吨/年,提升了竞争优势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集团积极履行首都国企的社会责任,全面开展疏解整治非首都功能产业工作,陆续关停了王平村、长沟峪、木城涧等煤矿,有序推进京西煤矿的平稳退出,计划于2020年前全部关停。京西煤矿关停的同时,昊华能源积极布局煤-电-化产业链,煤炭产业已加快向内蒙古、新疆等资源富集地区转移,目前高家梁煤矿已投产,红庆梁煤矿正在试投产,促进了产能释放。新项目的投产将坚持煤炭转型升级、清洁高效利用,以实现煤化板块的持续发展。
集团地产业态主要包括商业地产与住宅开发、存量物业出租经营、城市综合体运营,拥有工程勘察、设计、施工等资质,已具备开发、经营、物业管理等全产业链运营能力。集团以京能置业(股票代码600791.SH)、金泰地产为载体,先后打造了天银大厦、天创科技大厦、金泰丽湾、四合上院、乐多港等一批精品工程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集团地产板块整合集团优质地产、优质物业项目,顺应国家调控政策,加快区域项目和战略方向调整,收缩战线,规避风险,天津东疆港、内蒙呼市、辽宁营口、宁夏银川、海南南燕湾等项目去库存成绩显著,此外,门头沟17万平方米的水煤浆和液压支架厂棚改定向安置房项目已获批准,密云建材城项目获得土地使用权,在建项目与储备项目总建筑面积均超过800万平方米,为板块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紧抓北京市构建“高精尖”经济结构的机遇,立足集团实际,密切跟踪行业发展最新动态,重点关注“三能两热一网”。储能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储电、蓄热、蓄冷技术,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储电技术的深度融合;节能重点研究开发电厂节能改造、超低排放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;氢能跟踪研究开发制氢、储氢、加氢等技术。加快地热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研发应用。光热结合电热协调需求,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。能源互联网重点开展智能微网、多能互补、能源需求侧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。
集团参股投资了包括北京银行、大唐发电、北京汽车、国电电力、全聚德、国泰君安、首创股份、嘉实丰和、成都银行等金融资产。截至2017年底,总计公允价值为209亿元。集团及时跟踪资本市场变化,进行市值动态监管,适时实现股权资本增收创效。集团目前拥有京能财务公司、融资租赁公司、香港公司、香港上市公司、功能性公司等多个金融与融资平台,为集团资金管理、金融创新和协同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。